证件查询 招聘讯息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财经

货币政策2025年展望:“适度宽松”取向打开操作想象空间

来源:本站 编辑:焦英俊 陈亚军 时间:2024-12-30 21:55:02
导读: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晚间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称“报告”),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展望了下一阶段金融系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思路。展望未来,报告提到,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12月27日晚间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下称“报告”),回顾了过去一段时期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行业及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并展望了下一阶段金融系统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策思路。

  展望未来,报告提到,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及其他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积累。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报告指出,金融系统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稳妥化解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展望未来,报告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金融系统将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在货币政策方面,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在汇率方面,报告要求,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支持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方面,报告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更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强化风险源头防控和监测预警,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金融风险处置成本分担机制。

  报告还明确,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及其他行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资金积累,发挥行业保障基金市场化、法治化处置平台作用,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风险处置职能。

  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

  报告专栏文章《加大上市公司退市力度 促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提出,退市制度改革有三大意义:有利于逐步优化市场生态,有利于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有利于推动投资文化理性回归。

  关于加大退市力度的主要举措,报告提到,一是逐渐完善多元化退市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不同板块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扩大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类退市指标等。二是切实加强监管执法。三是大力落实投资者赔偿救济。

  关于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提到,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退市制度改革部署。沪深北交易所继续推进股票上市规则及相关配套规则等各项措施落地。监管部门将持续开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及公司治理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退市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属地维稳工作。

  报告还提到,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在“退得下”的同时“退得稳”。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害的,引导支持投资者积极维权。

  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我国“零容忍”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不断巩固。

  关于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报告在专栏文章《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中提到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透明度,二是进一步发挥执法的“惩罚、教育、治理”三重功能,三是健全立体追责体系,四是持续深化执法合作。

  其中,在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透明度方面,报告提到,强化科技监管应用,提升全链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敏锐度、精准度,坚持露头就打;完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线索举报奖励制度,提高举报奖励金额,切实发挥内部“吹哨人”作用。

  报告还提到,针对市场高度关注的案件,主动通报工作进展和处罚结果,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缓释市场疑虑;及时发布类案情况、执法综述,持续传导“零容忍”执法理念,强化警示震慑。

  全文: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责任编辑: 焦英俊 陈亚军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

网友评论:

评论功能内测阶段!!!

当前栏目
×

公众号

微博

营业执照电信业务审批[2003]字第24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JY1110529238231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41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15811298001   举报信箱:1206258015@qq.com   客服电话:15811298001   执行主编:焦主编 DSJM01
Top